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3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21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5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41.
Pl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il phosphorus nutri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plants on phosphorus nutrition in soils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nts and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availabilit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wenty-two plant communities were surveyed and soil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plant canopi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il properties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guminosae and Lilaceae reduced pH and increased organic matter,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total and Olsen phosphorus in soils under their canopies, while Labiatae and Rosaceae increased pH and decreased organic matter,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total and Olsen phosphorus in soils under their canopies. The contents of Ca2P, CasP, AI-P and Fe-P were highly related with soil Olsen phosphorus. They were all higher in soils under Leguminosae and Lilaceae and lower in soils under Labiatae and Rosacea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Leguminosae and Lilaceae improved phosphorus nutrition in soils, yet Labiatae and Rosaceae impeded the improvement of phosphorus nutrition in soils under their canopies, which will be of more help to instruc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region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soi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2.
以海拔高度为4 200 m的高寒缺氧环境自然条件为依据,对独头巷道增氧通风设计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采用CFD方法模拟了供氧浓度为30%~50%条件下独头掘进巷道内增氧通风过程,分析了供氧量与供氧浓度的关系。为高原矿山巷道掘进供氧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3.
甲醇的沸程一直是甲醇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甲醇产品沸程均以GB/T7534和ASTMD1078为测定依据。而上述两种方法中均未对高原地区的参数修正做出规定,本文通过实验来探讨高原地区沸程测定时气压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144.
刘玉玉  周典 《华中建筑》2014,(11):100-103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关中地区北部,近年来,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村落建设开始有了较快速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忽略了对生态承载力的分析,缺少科学的人居环境规划方法指导,粗放式的村落建设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该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域特点对限制因子法进行改良,提出了该区域村落生态承载力分析的有效、可行方案,并且在绘制生态承载力分布图的基础上对村落的拆迁、合并以及绿色村落规划方法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5.
The expansion of inland Asia deserts has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Asia. Aridification of inland Asia, especially timing of the initiation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is a contentious topic in paleoclimatology. Late Cenozoic eolian loess-red clay sequence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which possess abundant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dicator of inland Asia desertification. Here we present a detailed magnetostra...  相似文献   
146.
传统建造技术的改良和现代化应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实现绿色建筑生态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夯土建筑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黄土高原地区,对其代表性传统夯土建筑类型、分布及各类夯筑建造工艺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研究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的蠕变特性,采用Menard旁压仪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开展了大量的旁压蠕变试验,利用Merchant粘弹性模型对蠕变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到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高温冻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要大于含水量。随着压力的增加,每级压力下冻土的瞬时应变在总应变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回归分析发现,瞬时剪切模量与负温的绝对值呈线性关系,而延迟剪切模量和粘滞系数与负温的绝对值之间为幂函数关系;当冻土的含水量达到46%时,各参数均出现峰值,而后缓慢减小,此结果与低温冻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48.
发展生态农业 振兴黄土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建 《人民黄河》1998,20(1):14-17
建设生态2是将发展高效高产优质农业、节约和保护水土资源、振兴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其理论与模式、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及有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问题的探讨,分别论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在农业生产中的几种模式、生态农业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以及在农村经济发展听作用及地位。指出生态理振兴西北黄土高原的希望,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9.
黄土高原南部坡耕地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降雨产流过程中径流和泥沙中N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次降雨产流过程中径流中的全N和水解N的含量与产流过程“相似”,也会出现一个峰值,产流初期全N和水解N的含量低,随着产流量的增加,它们的含量会出现一个峰值,尔后其含量降低;径流中的全N和水解N的含量随着坡耕地坡度的增加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侵蚀泥沙中的全N和水解N的含量分别高于土壤表层中的全N和水解N的含量,产生所谓的“富集”现象;随着坡耕地的坡度的增加,侵蚀泥沙中的全N含量亦呈下降趋势。依据侵蚀泥沙中的N素含量估算得出黄土高原南部100.82万hm2的坡耕地年均损失N素2.31万t。  相似文献   
150.
作者首次提出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一个独立的构造单元。基于火成岩及变质岩和古地磁的研究成果认为苏鲁洋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最终闭合,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而出现高原,因而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性质上应属碰撞高原。文中还讨论了高原边缘的冲断-推覆带和其内部的复杂结构(包括沿主碰撞-剪切带发育的相对高峻地带和相对开阔的山间磨拉石盆地),认为该高原是规模宏伟的东亚燕山造山系中变形变质相对弱的部分。高原自早白垩世末起坍塌,晚白垩世是东亚燕山造山系的全面坍塌期,第三纪时燕山期高原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